“ 集体无意识”是什么? 打开网页搜索一下“集体无意识现象有哪些”,你就可以看到一大堆吐槽,有人把逼婚当做集体无意识,有人将看不惯的社会现象归结为集体无意识,但这只是大家对这个概念的局部想象,并非全部事实。首先集体无意识这个词确实包含了对集体行为的某种批判,比如法西斯主义之下受过良好教育的德国人对犹太人心安理得的无情屠杀。后来1967年加利福尼亚州的一节历史课堂上,有学生质疑“为什么德国人会辩称不知道有大屠杀”,结果他的历史老师仅用了5天的时速成了一个纳粹班,实际上是4天,因为到第3天结束时主动积极参与的学生人数从最初的30个人上升到了200多名,而且人们越来越沉迷于这项计划中,到第4天意识到事态超出控制范围的历史老师决定必须终止实验。 虽然最终谁也没有给予过你的答案,但证明了这种危险倾向一直存在于人的心灵深处,这项实验后来被改编成电影《浪潮》。这个案例确实再次佐证了集体无意识的负面现象,就像开头提到的,这并不是集体无意识的全部,人们对集体无意识的误解来自于当中的那个“无”字,这里的“无”并不是没有的意思,也正是这层误解,让很多人将集体无意识视作为一种对社会的绝对批判,视作为一种恶的化身。集体无意识这一概念最早由著名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荣格发现无论是非洲,美洲的原始人还是东西方不同文化的现代人,他们的宗教、神话、传说、童话,甚至梦境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他认为这些相似之处是几千年来人类祖先通过经验的积累所形成的一种遗传倾向,而这些倾向会在日后的某个时刻被无意中表现出来。 但是要注意,这和个人因为儿时受创,比如老鼠差点跳进嘴巴里导致一生对老鼠的惧怕现象等个人特殊经历不是一回事,荣格所说的这种现象是在集体中出发,因此叫集体意识。荣格实际上是在对弗洛伊德“无意识”概念的研究中,进一步将他划分为“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两部分,虽然学术界并不喜欢,但为了更好的理解,我们经常会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说成“潜意识”,如果按照这个类比的话,把集体无意识说成“集体潜意识”这样听起来是不是就没有那种“盲从的感觉”了呢?为了描绘它的重要性,荣格是这样比喻的“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才露出的水面下的部分代表个人意识,所有岛的最底层及基地海床就是集体无意识”。 而集体无意识并非总是在“作恶”,集体无意识拥有强大的凝聚力,通过他我才能够拥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各类艺术作品也是通过对各种集体无意识的发掘,才能获得大众的共鸣。我的理解也许不一定对,但是至少我们要明白一点,心理学也是科学,也像高等数学,高等物理那样令人心生敬畏,就像2000多万的话题浏览量背后只有100多人真正发表过对荣格原著的见解,就像不是会说话就能够说相声一样,我们并不能够通过掌握我们的社会科学词汇,就洞悉万物真相,否则他有可能会成为我们认识世界,认识那些可敬的芸芸众生的阻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