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复联4》,今年五一档期最具话题的影片便是《何以为家》了。这是一部小国别的现实题材电影,在《复联4》的排片压制下仍取得了2亿票房的不错成绩。
与之前几部同样高口碑的现实题材影片不同的是,《何以为家》采用了半纪录片的形式,使用非职业演员,以及运用长镜头、景深镜头等方式来营造真实感。
《何以为家》并未像传统半纪录片电影按照自然时间叙事。影片采用了倒叙,影片一开始就巧妙用一个法庭的情节交代了所有人物的身份和关系,所以才说《何以为家》是一部无法剧透的电影。它的故事讲清只需寥寥数语,叙事结构也很简单明了。导演带给观众的观影体验是真实了解小主人公同命运抗争的无能为力感。
导演先抛出了12岁小男孩为什么要控告父母,让这样一个疑问存在观众心中,随后又详细讲述了小主人公对抗世界的艰难过程。反映出黎巴嫩的三个主要社会问题——父母生而不养、女性地位低微、宗教压迫。
这部影片没有像之前几部同类型片一样,设置正派与反派的对立。之所以选择朴实且不添枝加叶的完成这部电影的创作,是因为这个世界的原貌本身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导演并没有想去批判身不由己的恶父母,更不需要观众去同情或者理解孩子们的痛苦。导演只是想让更多人知道,在今天仍有这样一群孩子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得不到救赎,并试图利用影视的微博力量帮助他们寻找救赎。
很多人表示影片是在呼吁没有抚养能力的父母不要生育,生而不养,养而不育,何以为家?其实这是片名翻译的先入为主,限制了国内观众对主题思想的理解。可能很多观众并不了解,阿拉伯国家之所以没有计划生育政策,是因为阿拉伯国家信仰伊斯兰教。而伊斯兰规定不允许堕胎,另外怀孕的妇女如果没有任何原因堕胎是会受到严厉惩罚的。
影片的原名叫《迦百农》,在法文和英文中,“迦百农”释为乱和不规则的意思。同时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说是耶稣开始传道的时候,曾经迁居此地。黎巴嫩这个地方就特别在,它虽然是中东国家,却有将近一半的人信仰伊斯兰教,那么在这个前提下,将“迦百农”引用为电影片名,就有一种在宗教影响下,社会失序的意味。
实际上《何以为家》的确是一部颇具宗教色彩的影片,只是相较于“生而不养”这条明线,“宗教压迫”这条暗线要隐晦许多。除了主人公入狱后有一段神父来探狱,并且跳舞的情节揭露宗教伪善;在主人公的父母将妹妹卖给小卖部老板的家庭戏后,给出了一组展示富裕家庭生活图景的对比和一个十字架笼罩在他们居住的街道上的镜头。说来好笑,他们的人生受到伊斯兰教的条条框框,精神却又被基督教绑架。
电影的叙事是松散的,且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半纪录片形式的现实题材电影,相较普通剧情片最难的是场景调度,在不破坏真实感和流畅性的前提下,需要将一个区域的生活状态浓缩在有限的镜头中。比如挂满书包的拥挤校车;赞恩扔掉小卖部老板给的拉面和甘草后,马上有人在后面拾起;小主人公妹妹坐在楼顶俯视附近环境的情节,有两个主观镜头:一个是小女孩提着水桶偷偷走在屋檐上;一个是孩子们扔掉了沾满经期血渍的床单,呼应了前面小主人公帮助父母搜集毒品原料,以及帮妹妹萨哈隐瞒初潮的情节,表现主人公的经历并不是个例。
总的来说,《何以为家》是一部情节非常松散,但是内容非常丰富而且还有许多非常优秀的拍摄技巧及故事编排的影片。还没有看过的朋友不要错过哦!
|
上一篇: 《盲少爷的小女仆》看灰姑娘如何逆袭扑倒高富帅!下一篇: 章子怡为何钦点周一围演《上阳赋》,不是没有道理!
|